2025年4月23日上午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玲应邀莅临太阳集团官网,作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健康中国》的学术报告。学院京珠两校区师生近50人与会聆听,讲座由副院长尹栾玉教授主持。
李玲教授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而教育和健康资源的充分供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首要保证。她强调,要在有限财政约束下完成全体人民的现代化,我国必须探索出实现人力资本跨越式提升的创新路径。
在系统梳理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演进脉络时,李玲教授着重指出新中国初期的基层医疗体系构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在国民经济基础薄弱、专业医疗资源极度匮乏的背景下,国家通过制度创新与组织革命的双重路径,十余年间便迅速构建起覆盖全国96%行政村的基层医疗网络。她特别强调,由“三级预防保健网”“赤脚医生”“农村合作医疗”构成的卫生工作“三大法宝”,其蕴含的实事求是精神和创新理念,对当代仍有重要指导价值。改革开放后,市场化浪潮催生了“以药养医”的市场化医疗体系。这种将医疗服务全面推向市场的改革导向虽短期内释放了医疗供给潜力,但长期导致了资源配置失衡、医疗费用激增等系统性问题。李玲教授认为,面对积弊,福建三明市的综合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
李玲教授总结指出,探索高质量、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的健康模式要遵循三个路径:一是创新制度设计,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和百姓需求的健康保障模式;二是充分依托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赋能智慧医疗;三是弘扬中医药和“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优势。
互动环节中,师生围绕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隐私保护问题、基层医保政策落地实效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次讲座立足本土实践,融合国际视野,系统回顾了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历程,深度解析了地方医疗改革典型案例,并对符合中国国情的健康保障模式道路作出了有益探索。
嘉宾简介:
李玲,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十佳教师”。曾任美国马里兰Towson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终身职)。目前兼任国务院医改专家咨询委员、北京市政府顾问、中国老年协会副会长等职。曾获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武汉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自2003回国一直积极参与中国医改,最早提出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医疗卫生应该由政府主导,建立保障人民健康的医疗卫生制度。也是最早提出健康强国,健康中国的学者。在卫生经济学、老年经济学、公共财政和经济增长等研究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了大量研究。近年来,撰写、发表多篇相关论文和报告,促进健康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青少年视力健康等公共政策出台。